从抗洪到抗疫,夫妻同舟共济!
-----记兰昌、会玲的抗洪和防疫
在灾难和困难面前,总有人勇往直前,应对挑战。刘兰昌、朱会玲夫妻二人都是开封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会员,云成号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尉氏县蔡庄镇人。今年7月洪灾、8月疫情,尉氏县都成了主战场,全县干部、群众都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夫妻二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哪里有危险就冲锋在哪。
暴雨来袭,他们逆流而上
7月21号晚,随着汛情形式的加重,刘兰昌响应政府号召参加抗洪抢险突击队到最危险的一线参加抗洪抢险,并担任抗洪抢险突击队第一组组长,带领队员在镇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前往开封市与许昌市交界的尉氏县洧川镇参加一线抗洪抢险工作。在伸手不见五指、危险不可预知的情况下,逆行而上,其实每个人都知道面临着什么,但他没有退缩,勇往直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的会员刘兰昌做到了,在黑暗中坚守,在大雨中前进,在上涨的洪水中逆行。随后几日,刘兰昌又多次参加尉氏县北康沟河一线孤堤抢险。
在暴雨侵袭的夜晚,刘兰昌、朱会玲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到孤寡老人、困难家庭、低保户家庭多次开展防汛巡查工作,把困难群众安危记挂在心间。
朱会玲是所在村的党支部委员,还是一名乡村医生,她一直以“党员带头、志愿补位”充实防汛救灾、抗洪抢险的力量。“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是庄严的承诺,又是战斗的号角。面对严峻的汛情,作为村干部的她一直在冲锋在前,并第一时间与镇党委、镇政府对接,把上级防汛、抗洪抢险的信息及时传达,并详细了解群众需求。在抗洪抢险的河堤上,她不但身体力行参加抢险,还利用休息间隙为其他抢险队员做卫生医疗服务,可谓巾帼不输男儿。救援队伍冲在前,群众安危放心间,初心使命把方向,及时救助渡难关。
朱会玲与村干部冒雨巡查
朱会玲在抗洪一线
面对疫情,他们一如既往扛起责任
7月底,洪水刚刚退去,疫情又接踵来袭。8月1日,根据上级防疫工作安排,刘兰昌、朱会玲夫妻二人坚持工作在一线防疫卡点,管控人员流动,不厌其烦地给村民进行防疫政策和防疫知识的讲解,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核酸检测开始后,做为医生的朱会玲又身穿厚厚的防护服多次参与核酸检查采集样本工作,面对凶险的病毒,核酸采样也是最危险的工作,但朱会玲勇挑重任,义无反顾的承担起这份责任,气温高达三十四、五度,防护服又密不透气,为群众一个接一个的采集核酸样本,期间不能喝水,也不能去卫生间,一轮采集下来都要六七个小时,当一轮采集结束时,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鞋子里都是顺着衣服流下的汗水。放暑假的儿子参加核酸检查时,偶遇母亲朱会玲给他做检测,母子四目相对,感慨激动,儿子感到母亲的伟大,母亲用行动树立言传身教的榜样。刘兰昌也多次志愿参加防疫卡点执勤,贡献个人力量。
朱会玲偶遇参加核酸检测的儿子
刘兰昌在疫情防控执勤点
朱会玲严格按疫情防控要求检测
不论在抗洪抢险一线,还是在抗疫一线,哪里有需要,刘兰昌、朱会玲就出现在哪里。他们用单薄的身躯,和更多的逆行者一起为群众筑起了一道抗洪、抗疫的铜墙铁壁。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行动深刻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即是志愿者、也是践行者。他们是患难与共的战友、心心相印的同志、推心置腹的夫妻、抗洪防疫的楷模!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为你们加油!为你们加油!